青少年抑郁症: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

青少年抑郁症: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

青少年罹患抑郁的社会因素受到研究者们的密切关注,尤其是社会支持因素。本文首先总结了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内在机制,包括主效应机制和缓冲效应机制;其次论述了影响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多种因素,主要涉及来自于社会支持提供者、社会支持接受者和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社会支持提供者因素包括性别、数量和社会地位;社会支持接受者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个体内在特征、人格特征以及遗传;此外方法主要涉及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测量。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测量方法的改进、元分析纵向研究的开展、线上支持的研究,为青少年抑郁的社会干预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

基本信息

题目青少年抑郁: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邱依雯,娄熠雪,雷怡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心理学院
文献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年02期
发表年份2021
学科分类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分类心理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153,31871130,3671150),深圳市基础研究布局项目(JCYJ20150729104249783),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项目(2019SHIBS0003)
分类号B844.2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1.02.16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社会支持,内在机制,影响因素
页码:288-297
总页数:10
文件大小:426K

论文目录

1 引言
2 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内在机制
  2.1 主效应机制
  2.2 缓冲效应机制
3 影响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多种因素
  3.1 社会支持提供者
    3.1.1 性别
    3.1.2 数量
    3.1.3 社会地位
  3.2 社会支持接受者
    3.2.1 性别
    3.2.2 年龄
    3.2.3 个体内在特征
      3.2.3. 1 自尊
      3.2.3. 2 认知策略
    3.2.4 人格特征
    3.2.5 基因
  3.3 方法学
4 未来研究方向
  4.1 测量方法的改进
  4.2 线上(online)、教师支持的探究
  4.3 元分析与纵向研究的开展
  4.4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特定研究
  4.5 青少年抑郁的社会干预

参考文献

[1] 神经质人格特征的研究现状[J]. 心理学通讯 2019(04)
[2]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特征对其学业拖延的作用效应[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2)
[3] 某部特种作业人员人格特征及其对认知的影响[J]. 武警医学 2020(02)
[4] 性别及成长城市对人格特征刻板印象形成的影响[J]. 心理月刊 2020(09)
[5] 手术室护士人格特征、心理困扰与睡眠质量的关系[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07)
[6] 医学生抑郁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因素相关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22)
[7] 村级公共产品筹资方式异质性:基于村干部人格特征的视角[J]. 中国农村观察 2019(02)
[8] 基于人格特征探析大学生抑郁感[J]. 教育现代化 2019(67)
[9] 老年痴呆与C型人格特征关系研究[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8(02)
[10] 高血压患者D型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9)
[11] 技工院校学生人格特征调适探究[J]. 职业 2015(29)
[12] 导游的人格特征对游客的影响[J]. 甘肃教育 2017(06)
[13] 怎样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J]. 成才之路 2017(20)
[14] 译者人格特征内隐观的初步研究[J]. 语言教育 2019(02)
[15]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03)
[16] 做最好的自己[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6(12)
[17] 内向是一种性格缺陷吗[J]. 读者.原创版 2016(08)
[18] 班级管理应重视“软因子”作用[J].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05)
[19] 技校学生自卑感与人格特征的状况调查及性别差异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6)
[20] 护理专科生人格特征的分析[J]. 健康之路 2017(05)
[21] 曾国藩心理传记分析[J]. 学园 2017(07)
[22]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J]. 新课程(中) 2016(02)
[23] 基于学生人格特征表现的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研究[J]. 广西教育 2014(07)
[24] 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的影响研究[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25] 高职教师人格特征对职业承诺的影响研究[J]. 职教论坛 2020(04)
[26] 再论亲职教育的缺失——对校园霸凌的反思[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11)
[27] 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 2019(02)
[28] 公安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青少年学刊 2019(02)
[29] 某职业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幸福感关联中的中介作用[J]. 实用预防医学 2019(09)
[30] 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07)

相似文献

[1]小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J]. 徐春晓,陈小玲,许艳凤.  校园心理.2020(01)
[2]人格特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 高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9)
[3]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 赵俊,金琴,史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04)
[4]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 孙莹莹.  长春大学学报.2009(04)
[5]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 李珊婷.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
[6]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关系[J]. 程冉,王玉锋.  中国公共卫生.2012(10)
[7]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 吕京京.  心理月刊.2019(18)
[8]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征的内隐观研究[J]. 李祚山.  心理科学.2005(06)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人格特征探析[J]. 胡信奎.  交通高教研究.2004(01)
[10]学生干部人格特征调查[J]. 刘广珠,陈文莉.  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02)
青少年抑郁症: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